“以前总觉得心理调节是‘文绉绉的事’,攥惯扳手的手挨不上边,上了节气课才知道,‘心里闷’能像开窗透气似的舒展开……”近日,在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总工会组织开展的“与时间同行・二十四节气心理养生”团体辅导活动上,参与职工电工张师傅表示获益良多。
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,职工心理需求愈发多元,怎样让心理健康服务既接“车间地气”,又带“文化温度”?今年以来,珲春市总工会突破传统模式,以二十四节气为纽带,创新推出“与时间同行・二十四节气心理养生”团体辅导活动,将农耕文明智慧与现代心理科学深度融合,为500余名边疆职工搭建“心灵加油站”,探索出“文化赋能心理服务”的工会新路径。
活动中,工会精准捕捉节气与职工心理的契合点,量身定制服务方案,以团体契约定方向,用情景体验拉近距离,把绘画、音乐化作“解压工具”,将心理训练自然融入节气文化,实打实回应职工在婚姻家庭、亲子教育、压力管理上的“心头事”。
展开剩余55%“清明・失而复得”课堂上,一位年轻妈妈刘女士哽咽分享:“以前逼自己做‘完美妈妈’,写下心结才明白,清明不只是怀念,更是放下执念。”“白露・情暖秋光”婚恋课上,张女士攥着贴满芦苇标本的“露珠信”眼眶泛红:“写这封信才懂,白露不只是添衣,更是给感情‘添温’——再熟的感情,也得说句‘谢谢你’‘我心疼你’。”
从个体感悟到群体共鸣,“工会既关心我们干活累不累,更牵挂心里暖不暖”的心声,正是场景化服务“以心暖人、以情聚气”的初心。好服务自带“传播力”,职工主动当“宣传员”,拉着班组同事组团报名,有人把“情绪调节小妙招”讲给家人听,不少家属特意打听“能不能跟着学”。口口相传间,“定点服务”升级为“按需跟进”,更形成“职工受益、家属认可、企业点赞”的良性循环。
据统计,截至目前,14场系列活动已精准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、制造业工人等5大类重点群体,直接服务500余人次,间接辐射职工家属、企业管理人员近2000人,实现“重点群体全覆盖、服务效果广辐射”。活动口碑与实践转化成效双优,超98%参与职工给出“满分”评价,85%认为服务“超出预期”;95%职工将情绪调节、家庭沟通技巧用于生活,20余人主动化身“心理互助员”,在工会课堂群分享经验;多家企业主动对接“定制加场”,一位负责人赞道:“职工上完节气心理课,心态更稳、凝聚力更强,生产事故率还降了。这份服务既暖职工心,又解企业忧,真是双赢!”
接下来,珲春市总计划实现二十四节气活动全覆盖,让每个节气都成为边疆职工的“心灵补给站”,助劳动者在时光中收获心安、在文化中感受幸福,为边疆高质量发展注入“心动能”。
来源:工人日报
发布于:北京市98配资官网-正规股票杠杆-证券配资-配资股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